了解因果的道理并不難,很多人都懂得因果的道理,當然也有人不信因果、否認因果。佛教徒必須懂得因果的道理,但是不是懂得因果的道理就是一個好的學佛弟子呢?
您知道懂得因果的人與明信因果的人,在修行上會有什么區別嗎?
您知道明信因果看起來簡單,實際上是不容易真正理解到的嗎?
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因果報應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但為什么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些人是做惡多端,品行又不好,可是他好像過得也蠻好,而有的人樂善好施,但偏偏他的生活有諸多的不順,甚至是什么窮困潦倒呢?讓我們來聽香格魁智法師談一談佛教關于因果業報方面的見解。
您知道業因與果報有什么關系嗎?業果的原理又是什么呢?
香格魁智法師,常研文理,涉入三藏,通曉經藏,善解行持法義,佛教正法中心創辦人之一,美國洛杉磯佛學院院長、臺灣覺海精舍、美國洛杉磯寶塔寺方丈,著有《我不愿墮地獄》、《香格瓊哇第四世》等書,為弘揚佛法,與龍舟仁波切創立佛教正法中心以及洛杉磯佛學院、寶塔寺,目前常駐美國洛杉磯,并常赴世界各地弘法利生。
主持人:法師,有的聽眾在聽到您分享的一些佛學和佛教的一些知識,還有一些迷思的時候,就說好像在佛學的領域里面,有的道理是蠻高深的,其中有一些的道理卻是比較的淺顯。但有可能很多人會有一些的誤解,所以我們今天的這期的節目內容,稍微是聚焦在一些可能你會覺得蠻淺顯,但很多人未必正確理解的一些問題。比如我即將要跟法師請教的第一個問題,就是這個因果的道理,這個道理,法師,聽起來不太難,很多人也懂得這個因果的道理,當然也有的人不太相信因果,他是完全否認因果的。我想請問法師,佛教徒是不是必須要懂得因果的道理?是不是如果懂得因果的道理,那就是一個好的佛教的佛學的弟子呢?
香格魁智法師:好,謝謝你,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。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因果、要明信因果。那有的人會認為自己已經懂得因果的道理就不錯了,應該就算是一個好的修行人了,事實上并非如此,而這恰恰也是許多學佛修行人所共同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。因為很多人雖然懂得因果業報的道理,而且也講得出來,但卻僅僅把它當作理論而已,內心懂得,但是沒有真正去做,沒有辦法結合在自己的身上、在靈魂深處去運用。懂得歸懂得,不依懂得的道理去行持,明知故犯,繼續造業,給自己增加黑業、增加罪過。
比如說懂得因果的人,他們懂得惡口辱罵別人,是要償還因果的,但是遇到事情照常還是要罵人、要羞辱人,還美其名說:我就是憋不下那口氣,我只是出一出怨氣。
又懂得因果的人,知道供養佛菩薩及三寶有無量的功德和福報,自己可以有大受用,但是在實際上做佛事的時候,他們還是要斤斤計較,分厘必爭,甚至根本就不做佛事。
南無羌佛恩師說:明信因果看起來簡單,實際上是不容易真正理解到的。有的人費了很大的心去學佛,結果到最后,似乎還修得不怎么樣,而且事業也不順利。或者自己重病窮困了,或者說家屬、親人生病、遇到困難,或者是遇到災難纏身的狀況下,這個時候他的心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:「我做了那么多佛事,我這么虔誠認真地學佛,我想不通為什么還會惡報現前變成這樣?」這就是關鍵的問題來了,這就是沒有真正明白、沒有透徹明信因果這個概念。
明信因果的人就不同了,當他遇到一些不順的逆境報應來的時候,此時此刻,他心里知道:「這是我的罪業,我罪業深重,我罪有應得,該報就讓他報吧,因為這是因果關系。但我愿意改悔我的一切罪業,我希望能多活一天,能多為眾生做一分好事。我知道自己犯下來的罪業,哪里才是僅僅這一點的報應,佛菩薩非常加持,把很多災難已經給我免除了,這點報應遠遠不夠啊。」所以懂得因果跟明信因果完全就是兩回事。
懂得因果的人可以說不如明信因果的人。因為一個人如果對佛法不能生起深切的信仰,而僅僅了解一些因果的道理是毫無用處,沒有任何幫助的。因為這樣還是很容易心隨境轉,最多只是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一種道理存在而已。但是明信因果的人就不一樣了,他知道有因果正理的存在,知道宇宙萬物的真諦就是如此。由于確信因果業報的緣故,他對作惡會感到極大的恐怖和厭離,害怕哪里出錯了會傷害到眾生,將導致惡業果報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他會謹慎行持、努力去惡修善,而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。
學佛必須生起正知正見,任何時候都要真正明信因果,千萬不要只做個懂得因果的人,讓「懂得」兩個字蒙蔽了自己的行持。而且我們不但要明信因果,還要信解業果法則,精進修行,這是所有學佛修行人唯一應當要走的解脫正路。明信因果真正的含義明白透徹了,那對學佛修行來說就簡單了。
主持人:法師,您提到的這個道理我們好像都覺得懂,我們也在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就是因果報應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可是,我們在生活當中,有的人因為看不到果報,比如最簡單的例子,有的人就發現身邊有些人就是做惡多端,品行又不好,可是他好像過得也蠻好的,有的人樂善好施,但偏偏他的生活有諸多的不順,甚至是什么窮困潦倒,就對這個善惡業報,他就一度產生很多的疑問。我想請問法師,你能談一談佛教關于這個因果業報這方面的見解好嗎?
香格魁智法師:世間勸人上進有一句話叫做: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這句話把它用在佛法上,正好確切地說明了因果不爽的道理。佛法,可以說是建立在三世因果以及六道輪回的基礎上。如果對這個認識不清楚,或者不能深信業果的原理,那么即使是學佛學了很久,修行修了很多年,或者是行善事做了很多,也是無法累積功德、開展智慧,甚至有時候還會產生種種的障礙。因為不明正理、違背法理,就會錯因果。
佛經中說:不思議業力,雖遠必相牽,果報成熟時,求避終難脫。善惡決定有報。一切眾生所有的果報,必然是由于業力所招感,有某種的業因,就會招感某類的果報。為善得樂、作惡受苦,這是世間的正見,也是正確的因果觀。
因果業報通三世,我們一生做了好多行為,有的這一生馬上就承受結果,如果業行還沒有受報,就會帶到來世。而這個來世不一定是下一世,也可能是下兩世、下三世,甚至好多世以后才會成熟受報。我們今生所遭遇到的一切,不見得都是在這一生種下的因,有的是在過去的某一世造下的業,只是緣不具足,直到今生緣熟才形成結果。
所以透過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三世所呈現出來的因果業報,就能夠看到完整無缺的因果業報的原理。我們不要以為造業眼前沒有受報,就對善惡業報發生疑惑。這種情況最常發生的,就是你剛才所說的見到惡人做了壞事,好像沒有遭到惡報,相反的還在享樂,那好人行善也似乎沒有得到好報,反倒處處受苦不順。我們要知道,造惡的人享樂,那是他以前行善的果報,表面上看起來他雖然享樂,但是樂果享盡,苦果就來了。行善的人受苦,這是他以前為惡的感報,但他行善的福樂之果是一定不會消失掉的,造了什么樣的業,就一定會感受它的果報。眾生只要造下業因,善業也好,惡業也罷,雖然現世沒有見到相應感報,但善惡業力會像影子一樣始終跟著自己,果報即便沒有馬上現前,但是到一定時候,苦樂定會相應產生。一般來說,在造業的當下,果報往往不能立刻成熟,需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成熟,但是一旦因緣成熟,就必然會感報。也就是說今生不受報,來生不受報,就是千千萬萬生業力照樣存在,只要因緣會遇,還是要受報的。方便來說,就是依自己的業力來決定自己的果報,自作自受、自食其果。當然這個果是相應于善惡業因的不同,有時候是樂果,有時候是苦果。
佛菩薩見到眾生受苦,雖然有代眾生受苦的悲心,但只能教導眾生如何滅苦的方法,眾生還得靠自己去修行。若是自己不能離惡積善,不能努力改變不正的心態或行為,任何人是無法代替受苦的。如果自己能了知因果,精進修行、發菩提心、利益眾生、突破障礙,慢慢變好、轉好,這就是受到佛菩薩真正的加持。
如果我們希望未來能有殊勝的果報,就要提醒自己,從此刻開始要遠離一切惡的行為,廣植諸善,行持能給眾生帶來快樂的行為。也就是說要發自內心做一個善良的好人,盡心盡力關愛眾生、幫助眾生、利益眾生。
總的來說,學佛的人僅僅知道「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」還是不夠的,應當要深信業果的原理,升起堅定不移的信念,樹立因果正見,了解一切果報的業因是什么,這樣才能去除一切身口意的惡行,不再造作惡道之因,從而遠離惡道之苦。
主持人:剛才我問法師關于這個善惡業報產生的懷疑,我說有些人,這其中有些人就包括我在里面。因為我真的是覺得像剛剛想不懂的問題,也謝謝法師的解答。我也希望大家跟我一樣,這個問題我也是真的很認真,透過這個節目我也學習到了,因和果之間原來還有一個緣。其實有了緣的加入,因跟果的關系就完全不一樣了。我還看過有的人形容就是說,就像一棵樹,對不對?你把它種下去,它的成長可能它這個樹的品種跟它結出的果實基本上是決定了。因為它的品種都決定了,可是它的酸甜或者說它的豐茂程度,卻是要跟他在成長的過程當中,土壤啦、天氣啦、它的吸收啦、包括它是不是可以健康成長。這個可以把它,法師是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也就是因嘛,對不對?所以他最后結出的果,他還是有可能會跟別的樹不太一樣。
香格魁智法師:對,因為因緣會決定到以后的這些收成、這些果報。
主持人:所以我希望我們的聽眾也對這個問題,反正應該是有一個更加正確的理解。剛才在上半段,法師您提到,要深信這個業果的原理。業果就是業因跟果報的一個簡稱嘛,那業因跟果報它們之間具體有什么關系?這個業果的原理又是什么?這個問題我們要繼續請教一下法師。
香格魁智法師:好,那我就來說說業因跟果報的關系。業因跟果報簡單來說就是業果,業果是佛教中修行一切法門的基礎。如果一個人對業果原理沒有生起堅定的信念,沒有生起決定的信解,那么修持任何法門都將只是浮于表面,不會生起真實的功德。因為業果原理極其細微,不是顯而易見,所以很容易被我們所遺忘。內心一旦忘卻了業果原理,那就會將取舍善惡這件最重要的事情丟到一邊去了,而造成行為上不斷做出會導致未來痛苦的種種惡行。
什么是業,我們身口意的一切,思想、行為造作、起心動念、一言一行,都叫做業。什么是果?我們身、口、意造作的業,成熟所感得的身心和外境就是果。
這業果的原理,或者說業果的法則是什么呢?業有四種特質。業的第一個特質就是業決定之理,也就是說業對果有決定作用,種什么因,得什么果,由善業生樂果,由惡業生苦果,一切苦樂果報,都是由善惡業因來決定,絲毫不爽。
佛經中有這樣的一個記載:有一天,世尊的弟子們都在精舍內誦經。其中有一位弟子誦經的聲音非常悠美,當時精舍外面波斯匿王的軍隊正好經過,聽到了這位出家人悠美的誦經聲,都不知不覺地停下來注意聽,忘記了原本要去攻打鄰國的事。波斯匿王就進入精舍向世尊頂禮,并且請求要見這位聲音悠美的出家人一面,世尊就叫這位弟子出來。想不到一見面以后,波斯匿王卻非常失望,為什么呢?原來這位出家人的聲音雖然好聽,但是他的容貌卻不莊嚴。波斯匿王感到疑惑,于是就請示世尊。世尊說:「在過去很久以前,有一位佛入滅了,當時的國王想興建佛舍利塔,因此派遣了四位大臣去監督,其中有一位大臣,每一次前往監工的時候就發牢騷,說了很多不滿的話。后來佛舍利塔的工程圓滿完成了,這位大臣看到建好的佛舍利塔,竟然是那么的雄偉壯觀,他的內心感到很歡喜,于是便把家中代代相傳的風鈴供養出來。他把風鈴高掛在舍利塔頂,每當微風吹過風鈴一動,就發出清脆悅耳的鈴聲,使聽到的人都心生歡喜。現在這位出家人就是過去那位大臣,因為當時他為了建佛舍利塔常常埋怨,所以今生感得了皮膚粗黑、其貌不揚的業報。但又因為他以悅耳、好聽的風鈴供養佛,與眾生結緣,因此今生得到了聲音圓潤、柔美的果報。」
我們有時候見到一些人身材美好,但是容貌卻不出色;有時候看到一些人雖然長得相貌端莊,可是身量矮小,這是為什么呢?總說一句就是:如是因、如是果,高、矮、胖、瘦各有各的因果,絕不是偶然或隨意有的。以佛法來說,是由業力來決定,不是上帝決定,也不是君主決定,更不是由我決定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業報,所以不必羨慕別人,也不用埋怨自己。因緣雖有千差萬別,但業果原理卻是不變的。種什么因,結什么果,這是必然的。我們現前表現在身心上的苦樂感受、性格以及我們所生活的環境,決定跟以前所造作的業有關系。過去身、口、意所造作的業,是現前身心和外境唯一決定者,這就是業決定果的一種特質。
主持人:那關于業因還有果報具體的關系,還有剩余的部分,我們由于時間的關系,我要請聽眾朋友們繼續關注下一期的內容了。
圣跡寺 E-mail:holymiraclestemple@gmail.com
電話:626-797-1590
佛教正法中心
官網:www.tbdchq.com
寶塔寺 Bao Ta Si (Temple) 電話:626-339-1899
佛弟子访谈(二十六)懂得因果与明信因果的区别?因果业报的原理和业果的特质是什么?
了解因果的道理并不難,很多人都懂得因果的道理,當然也有人不信因果、否認因果。佛教徒必須懂得因果的道理,但是不是懂得因果的道理就是一個好的學佛弟子呢?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智慧学佛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hxuefo.com/6520.html